我国对预冷认识晚, 起步迟, 预冷装备、设施建设不完善, 缺乏整体规划和协调衔接, 预冷技术仍处于探索阶段。我国预冷设施的投入多为企业或个人, 预冷设备较为落后, 并且预冷设施远离产地, 采摘后带有大量田间热的果蔬得不到及时快速降温, 有的长时间常温堆放, 使果蔬温度快速上升, 高温不仅可以引起呼吸强度增加, 并且为其携带的有害微生物进行大量繁殖创造了条件, 加快衰老、变质和腐烂, 从而造成巨大浪费。目前我国已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 在近几年的一号文件内, 都提到要加大对冷链物流建设的投入, 加强农产品产地预冷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, 从政策上给予支持, 引导大家加强主产区田间地头预冷、冷藏保鲜、冷链运输等设施建设, 提高冷链物流水平。

受果蔬自身生理特性的影响, 预冷装备在国外根据品种不同已研制出专用设备, 如土豆预冷设备、西兰花田间预冷设备等, 这些设备已广泛应用到各大农场。在日本, 据日本农协的资料, 日本基本普及产地的预冷设备, 农协的蔬菜预冷服务组织达到1810家, 水果达到1020家, 并将果蔬采后必须经过预冷写进了法律条文, 日本配送大的运营商, 拒绝接受没有预冷过的作物、食品。目前在已经普及冷链的情况下, 日本政府每年编制数十亿日元的预算 (有些地区还加上地方政府的补助) 推广打造以预冷为核心的冷链高端化。果蔬采摘后快速进入预冷环节, 不仅保持了其自身的品质, 也使损耗大大降低, 一些先进国家果蔬采后损耗降到5%以下。

7. 自动化程度高:可通过压力传感器控制制冷系统和真空系统压力,方便调节真空预冷机的真空度,并且可远程操控,便于监控设备运行和快速解决设备故障。

-/gbabdch/-
http://www.zcbcjxie.com